化作五彩雲中霧
東方式 靜坐與冥想的體驗


想像你的心,是一潭原始的高山湖泊,倒映著湖邊的山巒。設想你的思緒,像吹皺湖面的風,朦朧了山影。……當思緒沈靜下來,如微風之止息…….山巒的倒影…..清晰逼真………
~ 摘自 傾聽自然

靜坐與冥想的體驗


打坐、禪坐、靜坐、靜心、冥想、瑜珈,還有西方所說的潛意識…….不同的語彙,為了可能的同一件事情,「入靜與入定」。 無論是靜坐,靜靜的坐著。冥想,昏沈沈的在想。靜心,試著讓心安靜下來。或是守靜,守著那份寧靜。日積月累,身心靈的感受有機會更進一步的。

文章標籤

mg6rm41ckj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靜心,妳好!

我曾跟妳說過,白居易有很深的佛學體驗。近日以來,看到妳不斷的提及他的詩作,不知何故,願聞其詳。

不過,也感謝妳此題讓我想起,在禪修課裡,我聽到的一句:一心清後一心靜,萬法空時萬法通。

我翻查了一下,白居易的〈酒功讚〉裡,也提過「萬緣」:....,時乃之德,萬緣皆空。

所以,我想試著「以懺悔心學佛,以恭敬心求法」的態度,來回應妳的求對:
文章標籤

mg6rm41ckj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活即禪修覺

翻讀一行禪師(Thich Nhat Hanh)的著作總是讓人心生寧靜,多所啟發,他所倡導的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生活觀,把佛法修行帶到現實生命,「步步安樂行」(peace in every step),讓人覺得禪修並非遙不可及,反而是垂手可得,當下即是。

「正念禪」的重點,不在於你做什麼,而在於怎麼做;亦即,不管是吃飯、走路、洗澡、讀書、看報、聊天等等,無論做些什麼,都保持覺醒的心,念念分明的去做,這本身就是修行,日常生活所做所為即是修行,生活即禪修覺。

如此,「過程重於目的」,做什麼未必是最重要,抱持「無目的性」的生活態度,只以修行為唯一目的。

行住坐臥中皆把心拉開,任何的觸境皆是心的練習(「對境練心」),猶如《維摩經》云︰「外能善分別諸法相,內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端看我們的心是否隨外境不同而跟著波動、擾亂?

此一「正念」禪修的模式,若以現今生理學來說,可知生活的一切皆在重整、形塑我們的神經系統;換言之,「正念」暨心志鍛練乃腦神經機制的重塑,不管我們做些什麼,神經訓練成了我們關注的重點。

尼采說:「知道為何,就能承受任何」(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),如果依「正念」的修行,或可改為「知道為何,就能從事任何」(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do almost any how),既以禪修為生命關懷所在,無論我們身處何方、所為何事,都是回到自己的心,「反聞聞自性」,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來過活,大致已掌握佛陀暨一行禪師教導「正念禪」的核心旨趣。 

文章標籤

mg6rm41ckj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